內容來自sohu新聞

社科院藍皮書:穩增長政策仍需加碼



社科院藍皮書:穩增長政策仍需加碼

⊙記者 盧曉平 ○編輯 潘聖韜

昨日,中國社科院《經濟藍皮書夏季號:中國經濟增長報告(2014—2015)》在京發佈。藍皮書預計,2015年中國經濟增長速度為6.9%。而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進已經成為中國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中之重,尤其要重視中西部地區生產效率的有效改進。另外,金融市場建設和改革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推動轉型,穩增長的宏觀政策任務仍需加碼。

藍皮書認為,2015年,大量的改革和發展措施為未來發展打開瞭空間,但短期的宏觀走勢是不容樂觀的,通縮機制在不斷地侵害經濟實體。針對經濟減速和通縮的壓力,2015年宏觀政策連續推出瞭降準和降息,積極佈局瞭跨區域發展的戰略,推動瞭資本市場的改革和地方債務置換,但2015年上半年的經濟數據表明經濟仍然偏弱,特別是匯豐PMI的6月指標仍在50以下,其分類指數中的就業項目收縮很快,顯示出更深層的調整已開始。

根據GDP環比預測,2014年第四季度環比為1.4%,創近5年的最低值紀錄;而2015年第一季度環比僅為1.3%,第二季度環比也隻有1.7%。據統計局最新數據,2015年上半年經濟增速為7%,根據四個季度環比連乘的預測,如果第三季度環比上升與第二季度持平的話,2015年下半年的經濟增長率將會更低,全年預計為6.9%。

報告執行主編、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認為,經濟增長減速來自企業與個人投資的下降。與此同時,政府支出受困於財政收入下降和地方債務壓力加大,盡管消費較為平穩,但收入預期也在下降。貿易盈餘更多地顯示為衰退性的盈餘,即進口大幅度下降導致的盈餘,總體看經濟疲弱趨勢仍未改變。而金融市場建設和改革需要一定的時間才能推動轉型,穩增長的宏觀政策任務仍需加碼。

報告主編、社科院原副院長李揚認為,全球經濟進入長期停滯的主要原因是科技進步緩慢導致勞動生產率下降,主要國傢的生台中信貸代償任何問題免費諮詢產力參與率也在下降,真實的利率水平處於負值區間。

報告認為,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大規模工業化的開展,根本上受益於自身有利的人口結構,30多年的高速經濟增長與人口紅利窗口正好重疊,而正在發生的結構性減速與人口紅利窗口的關閉密切相關。1985—2007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增長率為1.58%,2008—2015年下降到0.61%,根據年齡移算,2016—2020年將進一步下降到-0.4%。

報告還強調,產生體制性財政緊縮的主要原因是中國財政制度依然沒有實現向現代財政制度的轉型。“我們以政府完成特定任務為己任,註重做項目和資本形成,保持著濃重的生產型特征,運行特征類似一個具有濃厚小農經濟傳統的計劃經濟企業。”

那麼,積極財政政策的“擴張性”從何而來?藍皮書提出以下四點:首先要克服“懶政”,努力花錢,推進預算進度;其次,增加收入渠道比重,減少費用渠道比重;第三,若預算執行進度越來越慢,政府隻收錢而不花錢,那麼最好的刺激性政策自然就是減稅;最後,通過結構調整來實現財政支出的擴張,也是一個極好的思路。因為隻有公共財政預算執行赤字政策,而其他三部分收入都在盈餘狀態,目前也不可能出現赤字。這就意味著通過增大一般公共預算比重的結構調整思路來實現支出擴張是一種長期戰略。

新聞來源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hgjj/20150922/011023308934.shtml

土信貸高雄橋頭土信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amarami3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